中大血液DNA测出癌位置 夺裘槎医科研奖 

港大、中大和科大合共八名学者昨获「裘槎基金会」颁发奖项,表扬他们卓越的科研成就。今届「优秀医学科研者奖」唯一得主是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赵慧 君,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,是全球首次成功利用血液的 DNA 测序技术应用于癌症检测,甚至能检测出直径只有一毫米大肿瘤的位置。日后人类只要定期做抽血检 查,就能知道体内哪个部分出现癌细胞,及早接受治疗。

今年裘槎基金会「优秀医学科研者奖」唯一得主,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(研究)赵慧君,自一九九八年起醉心研究人体血浆,希望拆解当中的 DNA 秘密,研究出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癌症、安全、无不良副作用。
赵慧君解释,由于癌细胞较正常细胞活跃得多,代谢后会释放大量不正常的 DNA 进入血浆中,而释放自不同器官的 DNA 会附上不同的标记,若能发现血液中有大量不正常的 DNA,再跟踪这些 DNA 来自体内哪个器官,便得知体内甚至地方出现问题。

经历十八年的反复研究后,赵慧君和团队已拆解了多个器官组织不同的 DNA 标记「甲基化谱」,现时已证实可应用于肝脏、骨髓和胎盘。赵慧君指,技术可检测出只 有两厘米大的肝癌肿瘤。而透过检测孕妇血液样本中是否带有不正常来自胎盘的 DNA,便能知道胎儿是否出现生长迟缓等情况。

赵慧君指,现时技术可以一次过检测十四个器官的情况,如乳房、胰脏、直肠和肺等,更曾检测出一名接受内窥镜检查时看不到有肿瘤的鼻咽癌患者,直至接受脑扫描时才发现一个直径一毫米的鼻咽肿瘤。
赵慧君表示,测序技术只需抽取检测对象十立方厘米 (cc) 的血液,三至五日就有结果,相信几年内就会有血液 DNA 测序技术类产品推出市场。现时一次检测的试剂成本约为一万元,相信技术普及后检测价格将能大幅下跌。

另 一位获颁「优秀科研者奖」的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,其团队的研究则针对中国人发病率相对高的肝癌、胃癌和大肠癌,找出发病机制;同样获颁 「优秀科研者奖」包括港大化学系系主任陈冠华,和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教授徐爱民。至于四位「前胆科研大奖」得主,包括港大化学系助理教授欧阳灏宇、计算器 科学系助理教授崔鹤鸣、中大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蔡宗衡和科大物理系助理教授曹圭鹏。

0
Mandy#1
Mandy#1

最新文章 更多

会员专购 更多